馬上注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松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注冊
x
​流走的是時間
沉淀的是記憶
游走在淮南的每一個角落
尋找那即將消失的記憶 尋記第二期:霓虹燈下的手藝人,用面人訴說著他的故事
在這個腳步匆忙的城市中,人們為著自己的事業、自己的未來而匆忙打拼奮斗。甚至都沒有“多一眼”的時間,靜下來去觀察這個社會,自己的生活。 有時候不經反問起自己,多久都沒有聯系陪伴自己長大的摯友了。與他們一起會往過去,侃侃而談自己童年的趣事。
嘿,摯友! 還記得小時候在龍湖公園門口賣糖人的師傅了嗎?我們已經有多久沒有見過他了....有多久沒有吃過他親手捏出來的糖人了嗎?還記得那時候,我們爭先恐后的搶著讓糖人師傅捏出第一個”孫悟空“時候的場景了嗎?
還有還記不記得,每年豆腐文化節的龍湖公園燈展的時候,隱沒在人潮中的面人師傅?傆浀眯偯媲皣鷿M了孩子和家長,在攤子面前選購自己喜歡的面人。小小的面人,五顏六色,造型各異。孩子們在攤子面前七嘴八舌的討論著自己喜歡的面人造型,無意之間的一句稚語,總能引得面人師傅的笑聲。但是公園燈展取消了之后,估計你也很久沒有看到面人師傅的身影出現了吧。
在商貿,晚上霓虹初上,無比熱鬧的商業中心,就存在著一位面人師傅,他用著他那一雙靈巧的手,在這擺攤八年。見證了面人制作的變遷。
我們過去采訪師傅的時候,他剛忙完一個人物的制作。站起來,倚在墻上,抽著煙。享受著他那難得的空閑時光。因為采訪來的有些”突然“,我們自報家門后,師傅了解到我們的來意后。主動地與我們聊起了他與面人那段不解之緣。 師傅今年38歲。說起做面人這個行當也已經做了有近十年的時間,那時的他只不過28、29歲的樣子,因為自己在童年的時候喜歡一些面人以及其他手工的制作。 憑著自己有著對面人執著的愛好,毅然辭去了自己做餐營管理的本職工作。專心做起面人這個傳統手藝的行當。一開始也只是自己興趣愛好,到成為一個專業且熟練的面人師傅。期間也是經歷了很多的困難、心酸。
起初自己什么都不懂,自己上網扒教學,上網扒論壇。一切的知識來源全是源于網絡。自己看懂了以后就練,不停地去練習,反復總結經驗總結失敗,一遍一遍不畏枯燥的做。做多了,經驗也就自己出來了。
所以說,自己用功努力的學習制作,比你師出名門更為讓人佩服!
“以前生意好做的時候我的面人都不用愁賣,F在一年一年過,市場不怎么景氣了,一晚上都賣不出去幾個!哎!”師傅說到。
剛開始做面人生意的時候小攤是擺在商貿門口的,來來往往絡繹不絕的市民,都會被這傳統手藝所吸引,紛紛駐足觀看。即使一個面人制作的時間需要15--20分鐘,但是人們能站住腳跟,觀看面人制作,圍觀的人們都被師傅高超且靈巧的手法所稱贊。 擺攤這么長的時間內,老顧客也會給一些中肯的建議。因為老式的面人做出來以后,隨著水分的流失,面人會開裂甚至斷掉。并不是很好儲存。 在聽了這么多中肯的意見后,也試了很多的材料。還是現在的超輕黏土特性會比較好點,至少會比傳統的材料更輕,更容易保存點。
時間在不停的流逝,時代也在逐漸的變化。老舊、傳統的造型已經不能滿足當今的市場。面人師傅也在推出自己新的面人的形態。 師傅說“現在對我的手藝感興趣的還是小孩子和年輕人居多,他們已經不能滿足于傳統的花式和造型,反而追求的是新興的卡通造型,所以我的面人的造型也是一年一年不斷在變化!”
師傅的小攤很簡單,一個木制的架子用來盛放制作好未干的泥人。而架子從表面上能看的出來是經歷了很多年的風風雨雨,磨平的木頭架,上面的插竹簽的洞口因為這么多年以來的反復拿取泥人,被磨的光滑又平整。
一個破破的而且已經上銹的鐵盒里面,裝載著做泥人的各種工具。 這些工具都是日常經常見到的東西,一把剪刀、一副梳子、一只毛刷、兩副塑料板,還有其他一些道不上名字的工具,就成了師傅手中最好的伙伴!
靈巧的雙手,簡單的工具,正在訴說著的是他和面人的故事。
一個破舊的運動背包,而且背包的邊已經被磨出毛來了。
背包里面裝著平時用到的泥,師傅到哪背包就到哪,背包和師傅已經成了一對形影不離的好伙伴。
說起這個背包,師傅說,是他剛開始學習的時候他的朋友送給他的,一直背到用到現在,和架子、盒子一起,陪伴我的時間都有八年的時間。
八年的傳統面人藝術的生活,也并不是輕松的。
往往背后有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因為泥人的捏制需要坐在凳子上面進行操作,時間坐久了,自然腰承受不住,包括自己的頸椎也是出現酸痛的現象。 在師傅不出攤的時候,就長時間坐在家里去給一些需要專門定制面人的顧客進行面人的制作。當然從起床的那一刻坐到晚上出攤子的時候也是常事。
師傅,泥人制作時間長了,就會站起來,走一走,抽支煙。來舒緩一下身體緊張的狀態。
我問師傅可以這個傳統的泥人行當可以做多久?
師傅說,我也不知道,我想做多久就做多久,畢竟是自己喜歡的事情,即使很辛苦我都覺得是甜的。對于家里面的人對于我這份工作的極力支持,我想我應該會堅持做到我做不動的那天吧!關于面人手藝的傳承,只想傳承給熱愛這門手藝的人們,希望他們會一直保留對這份手藝的最初的喜愛。
一個行當,一個人,一個性格,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尋記第二期,一個傳統面人師傅,與你訴說著他那一段與面人之間故事。
有些人,一輩子默默無聞 有些人,只在一個小城市生活 有些人,一子只做一件事 但是那又怎么樣 這個社會有很多生活在底層的人,但是他們靠自己,不抱怨。高樓大廈越來越多,五顏六色的霓虹燈又讓多少人感到越來越冰冷,只有那些在夾縫中存在的小時候的東西和回憶能帶給晚歸的人們一絲絲溫暖。 這——就是尋記,尋找記憶。
查查網出品,轉載需注明出處
|